日志
系统日志类型
日志默认存放位置:/var/log/
/var/log 下的日志分类
以下是比较常用的几个日志文件:
/var/log/message
: 核心系统日志文件,包含系统启动引导,系统运行状态和大部分错误信息等都会记录到这个文件,因此这个日志是故障诊断的首要查看对象./var/log/dmesg
: 核心启动日志,系统启动时会在屏幕显示与硬件有关的信息,这些信息会保存在这个文件里面./var/log/auth.log
或/var/log/secure
: 存储来自可插拔认证模块(PAM)的日志,包括成功的登录,失败的登录尝试和认证方式。Ubuntu 和 Debian 在/var/log/auth.log
中存储认证信息,而 RedHat 和 CentOS 则在 /var/log/secure 中存储该信息。/var/log/spooler
: UUCP 和 news 设备相关的日志信息/var/log/cron
: 与定时任务相关的日志信息/var/log/maillog
: 记录每一个发送至系统或者从系统发出的邮件活动/var/log/boot
: 系统引导日志/var/log/wtmp
和/var/run/utmp
: 由多个程序执行,记录用户登录时间/var/log/kern
: 存储内核的错误和警告数据,这对于排除与定制内核相关的故障尤为实用。/var/log/btmp
: 记录错误登录日志,这个文件是二进制文件,可以使用 lastb 命令查看/var/log/cups
: 记录打印信息的日志/var/log/lastlog
: 记录系统中所有用户最后一次登录时间的日志,这个文件是二进制文件,可以使用 lastlog 命令查看/var/log/rpmpkgs
: 记录系统中安装各 rpm 包列表信息。
内核及系统日志
这种日志由 syslog 统一管理,根据其主配置文件 /etc/syslog.conf
中的设置决定将内核消息及各种系统程序消息记录到什么位置。 用户日志:这种日志数据用于记录 Linux 系统用户登录及退出系统的相关信息,包括用户名、登录的终端、登录时间、来源主机、正在使用的进程操作等。 程序日志:有些应用程序运会选择自己来独立管理一份日志文件(而不是交给 syslog 服务管理),用于记录本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事件信息。由于这些程序只负责管理自己的日志文件,因此不同的程序所使用的日志记录格式可能会存在极大差异。
内核为2.6.18时候使用的是 syslog 服务 注: 内核为2.6.32以后 syslog 被命名为 rsyslog,所以配置文件名称也不一样
通过查看 /etc/rsyslog.conf
,可查看相关系统日志配置情况。
message 日志,一般内核及大多数系统消息都被记录到公共日志文件 /var/log/messages
中,而其他一些程序消息被记录到不同的文件中,日志消息还能够记录到特定的存储设备中,或者直接向用户发送。
secure 是应急中最常用的文件,主要记录系统存取数据的文件,如 POP3、ssh、telnet、ftp 等相关记录,从日志中可看出系统服务是否遭受到安全威胁。
syslogd
syslogd 是大部分 Linux 发行版默认的日志守护进程,是一个记录日志的服务,子配置文件位于 /etc/syslog 或 /etc/syslogd,默认配置文件为 /etc/syslog.conf。
从架构来看,这个服务下面有一系列的子服务,例如 mail、cron 等等,这些子服务对外提供日志记录的功能,当其它的程序或服务需要记录日志的时候,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些子服务将日志记录到指定的地方。
我们编写的代码可以通过 syslog 的接口进行 log,syslog 会通过 socket 将 log 发送给 syslogd,syslogd 在获取到 log 后,会对 log 进行处理,然后根据用户配置,将 log 保存到本地或者发送到其他服务器上去。
最简单的,用 logger -t '[test]' "test"
就可以直接日志记录到 message 里:
用 python 记录
rsyslogd
rsyslogd 是 syslogd 的升级版,子配置文件位于 /etc/rsyslog.d,默认配置文件为 /etc/rsyslog.conf,配置语法与 syslogd 的配置文件一致
日志消息的级别
根据日志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同,分为不同的级别 数字级别越小,优先级越高,消息越重要 级别 英文表示 意义
0 EMERG(紧急) 导致主机系统不可用的情况
1 ALERT(警告) 必须马上采取解决措施
2 CRIT 严重 比较严重的情况
3 ERR 错误 运行出现错误
4 WARNING 提醒 提醒用户的重要事件
5 NOTICE 注意 不会儿影响系统,提醒用户
6 INFO 信息 一般信息
7 DEBUG 调式 程序调式
8 None 没有 不做记录
查看出现的重大的错误
用户日志
例如 wtmp
wtmp 日志记录了用户的登录、退出、重启等情况,可以查看系统是否存在异常用户登录,判断攻击者是否已经登录服务器,由于 wtmp 日志为二进制文件,所以利用用 last 命令查看,last -t 20190426120950 ,可查看这个时间之前的日志。
lastlog 命令,用于显示系统中所有用户最近一次登录信息。lastlog 文件在每次有用户登录时被查询。可以使用 lastlog 命令检查某特定用户上次登录的时间,并格式化输出上次登录日志 /var/log/lastlog
的内容。它根据 UID 排序显示登录名、端口号(tty)和上次登录时间。如果一个用户从未登录过,lastlog 显示 Never logged。注意需要以 root 身份运行该命令。
程序日志
应用程序如(HTTP、FTP)等创建的日志
见 取证 WEB取证部分
日志工具
logrotate
分割日志工具/日志转储
目前大部分 linux 系统都会默认安装有 logrotate,日志分割工具.而这个工具的功能就是大家在 /var/log/
目录下面看到的形如 messages-20181028 样式的日志,在使用 logrotate 进行配置后就可以按照时间或者大小对日志进行分割存储.如果对 /etc/logrotate.conf
文件和 /etc/logrotate.d/
目录没有改动,可以看到 /etc/logrotate.conf
默认配置:
此外,如果你在服务器上面安装了mysql,httpd 或者其他应用服务后,logrotate 它会自动在 /etc/logrotate.d/
下面创建对应的日志处理方式,基本是继承 logrotate.conf. 因此,不论是你服务器上面系统日志还是应用日志,面对日志量太大的问题,都可以使用 logrotate 进行设置处理.
rsyslog
日志收集工具
rsyslog 是一个可以进行日志转发和收集的工具,利用它可以拥有一台日志收集服务器,从而可以减少客户端日志的压力,对于相关日志的统一也是非常有用的,同时还有相应的前端展示工具来进行日志的查看统计.
rsyslog 不仅可以进行系统日志的收集,同时也支持应用日志的收集,只不过如果收集应用自定义日志的话,需要在客户端机器上面进行设置.因我们业务种类较多,不可能在初始化装机时在业务服务器上面配置相同的应用日志服务.因此,业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进行相关配置.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当前我们使用的 rsyslog 服务情况.
ps aux | grep rsyslog
查看服务是否正常运行
rsyslog 的配置文件为 /etc/rsyslog.conf
查看配置文件内容以了解系统默认的文件位置
当我们想把一台服务器变成 rsyslog 日志收集服务器的时候,对这个配置文件进行修改即可,在服务端配置有以下两个地方需要进行修改和配置:
而在业务机器上面,只需要在配置的末尾,开启日志转发即可:
@
表示使用 UDP 进行转发,正好对应服务端开启了 UDP 收集方式.
在经过上面的配置之后,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.service
,这样一个日志收集服务就成功建立了.
在 rsyslog 服务器上面收集到的日志是在配置里面设置好的路径 /home/syslogs/%HOSTNAME%
Loganalyzer
Loganalyzer